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就《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与域外适用问题研究》课题展开调研工作,该课题由基金会刘宿金工作室负责承担。为广泛听取业界各方宝贵意见与建议,收集调研所需理论与实践素材,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9月18日下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协助下,基金会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与域外适用问题线上研讨会。 会议由中...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加大法院高端复合型审判人才队伍建设,9月20日,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联合广州互联网法院举办第四期互联网司法高级研修班,邀请杨华博士开展专题授课,并围绕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司法实务展开探讨。 杨华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人工智能联盟副秘书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工委会委员 国内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和...
历时近两年的研发,9月17日,由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北京知产宝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新华阳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数,通过新华财经现场云直播平台、知产逻辑直播平台正式发布。 新华阳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数是数字工具助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尝试,指数旨在科学、全面、客观地衡量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决策抓手...
我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颁布,1991年正式实施,分别于2001年和2010年进行过两次修订。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现行著作权法制度提出了挑战,2011年,《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启动,至今已历时近十年。8月17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了《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进程再次加快。 与现行《著作权法》相比,草案二审稿丰富了作品...
8月21日下午,北京海淀法院“丹棱论坛•专家委员解读《民法典》”系列活动第五场讲座在该院举行。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海淀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姚欢庆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姚欢庆教授结合海淀法院一线审判人员提供的真实判例以及实务问题,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司法适用的理念与逻辑”为题做了讲座。重点对侵...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