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就《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与域外适用问题研究》课题展开调研工作,该课题由基金会刘宿金工作室负责承担。为广泛听取业界各方宝贵意见与建议,收集调研所需理论与实践素材,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9月18日下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协助下,基金会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与域外适用问题线上研讨会。
会议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文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正志主持。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在司法实务、知识产权司法第一线的专家型律师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课题具体负责人、基金会刘宿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法学教授金克胜;课题委托方,国知局条法司胡安琪处长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王正志主任介绍了发言嘉宾以及《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与域外适用问题》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研讨会围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民事、刑事、⾏政三种程序标准不⼀、衔接不畅问题”、“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问题”、“赔偿难”问题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管辖冲突与知识产权法的域外适⽤中“关于遏制法律单边主义措施不⾜问题”、“知识产权司法协助问题”等展开研讨。
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山西乾宁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原山西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董新中;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韦国;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璞;北京百伦(天津)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刘美婧;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宁波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宁波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宁波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吕甲木;北京观永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中周法律应用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黄义彪分别以《关于制定知识产权特别程序法的几点建议》、《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新秩序的思考,基于TPP的几点认识》、《知产禁诉令的问题讨论》、《知产三合一司法保护的实践》、《三审合一及举证难等知识产权程序问题》、《商标司法保护中的行政确权和民事保护的一致性及相关问题》等为题作了发言。
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桂佳、柳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贾静环、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汉国也从各自的工作实践出发,结合课题研讨中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金克胜教授对嘉宾们的发言做了总结。他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进程以及后续需要开展的工作作了介绍;感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对会议的协助与支持,感谢各位律师围绕课题研究问题所做的的精彩发言。他说,律师是知识产权法制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大家的发言谈得很深入,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这对于课题组关于知识产权基本法立法的研究,以及对今后立法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各项课题研究中都可以听到律师界的声音,共同为国家的法制发展做出贡献。
研讨会最后,胡安琪处长做了总结发言。她感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以及与会嘉宾对课题研究给予的支持以及课题组对课题研究做出的努力。同时,她强调,知识产权基本法研究课题是国资局的重点课题,涉及到民法典后知识产权基本法的立法与司法进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对于整个法律制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基金会承担的知识产权基本法中的司法保护以及域外适用问题,是到知识产权基本法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产权立法中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国资局对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寄予厚望。下一步,国资局将组织课题中期汇报会,听取课题组关于课题研究的中期进展。希望课题组通过研究,可以真正找到我国对于知识产权基本法立法的国家立场,提出有具体法条的立法建议,并将这些建议不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可以去落实下去,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