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关于我们基金会动态重点项目捐款指南信息公开党建专栏
[ 活动回顾 ]

当互联网司法遇上人工智能 | 基金会与广州互联网法院联合举办第四期互联网司法高级研修班

添加日期:2020-09-21   浏览量:564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加大法院高端复合型审判人才队伍建设,9月20日,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联合广州互联网法院举办第四期互联网司法高级研修班,邀请杨华博士开展专题授课,并围绕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司法实务展开探讨。

 


杨 华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人工智能联盟副秘书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工委会委员

国内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和信息安全专家


杨华博士结合自己多年来深耕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经验,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场景为切入点,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发展现状、产业范式、产业分析四大方面为研修班成员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以及与互联网司法实践的融合问题。


杨华博士的授课注重兼顾理论性和实务性、专业性与通俗性,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艰深晦涩的专业名词进行阐释,给研修班成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研讨课。 


在互动环节,研修班成员就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杨华博士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例如“人工智能所生产的作品是否能够被识别”,“机器人法官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实现”,“人工智能未来是否可能发展出主观意识”等等。杨华博士一一作出了详细的解答。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广州互联网法院侯向磊副院长表示,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司法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网络著作权纠纷全要素审判ZHI系统、5G虚拟智能法庭等司法“黑科技”的研发对于提升互联网司法审判质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技术发展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未来,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实现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后续,基金会还将发挥自身的理论研究资源优势,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方面开展多领域的广泛合作。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
电话:010-68946228 传真:010-68946377 Email:info@ssip.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北京友谊宾馆60443室
技术支持:北京清木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