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关于我们基金会动态重点项目捐款指南信息公开党建专栏
[ 活动回顾 ]

刘春田 | 著作权法激励创新 传承文明

添加日期:2021-06-07   浏览量:1540

6月1日,在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实施30周年纪念日及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生效之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办了“2021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演讲。

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大会并作主旨讲话,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发布了“剑网2021”专项行动重点任务;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汤兆志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大会并作主旨讲话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发布“剑网2021”专项行动重点任务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汤兆志发布2020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大会邀请了5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做了大会主题演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WIPO的政策、数据库、功能培训等五套服务体系;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林广海介绍了著作权法施行30年来著作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在演讲中介绍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主题演讲中说:“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统计,自2015年开始不过3年时间里,中国数字音乐的正版率为96%,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这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奇迹,也是中国版权监管和音乐平台合力发展的一个产业奇迹,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干大事、干成事的一个小侧面。” 

 

刘春田会长做主题发言


作为35年前参加《著作权法》起草工作的“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刘春田教授做了题为《著作权法激励创新 传承文明》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感慨道,著作权法三十而立,我国的著作权制度形神健硕、充满阳光活力,有着美好的未来。随后,刘春田教授谈了三点感受:

一是著作权法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与技术的联姻促进物质文明。在文艺复兴之前的几千年,人类经济在自然法则的推动下,普遍处于靠经验发展的农业经济。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科学,从此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科学成为进步的统治力量,成为推动人类进步技术的来源。科学起源于西方,但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人完全可以借助科学,获取科学的真理,获得事物的本真,并获得进一步的真理。所以,著作权制度应该担负起激励科学知识生产,鼓励全民对科学认知、阅读与学习,提高精神文明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帮助国民进入现代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方面,著作权制度仍有巨大的潜能。

二是著作权制度传播和促进法治文明。法治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民法是市场经济、商业文明的法律结晶,是系统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则体系,私权是法治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是第一财产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更为重视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划时代的法治建设成就,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民法典》使知识产权制度有了大脑神经、有了骨骼肌肉、有了系统化的制度保障,为知识产权找到了制度的母体和精神的家园。因此,全体国民都应当认真持久的学习、体悟《民法典》,使全社会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提升法治文明。

三是著作权制度鼓励实现人文关怀。我们国家蒸蒸日上,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宏大叙事,各行各业都在实施各自的强国战略。憧憬未来令人鼓舞,我们还要关注个体。中央一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关心每一个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还要抚平心理创伤,个人的痛痒就是社会的痛痒,也是国家的痛痒。所以,应该让全社会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光芒,感觉到的深刻的人文精神,能够让14亿人能够感受到著作权法的人性,感受到法律是有温度的。


信息及图片来源:版人版语https://mp.weixin.qq.com/s/dkPCAdcmhTzRpgl7WyWUFg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
电话:010-68946228 传真:010-68946377 Email:info@ssip.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北京友谊宾馆60443室
技术支持:北京清木源科技